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全面树立殡葬新风■■◆★。鼓励群众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方式缅怀逝者,并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开展“无烟陵园”“鲜花换纸钱◆◆”“鲜花换爆竹◆◆■”“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活动。落实生态安葬奖补政策★★★◆◆,举办第十三届节地生态安葬和骨灰撒海活动;积极倡导花坛葬、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开放日”“服务体验日”等活动,推动服务公开透明■★★■■◆。
记者还了解到,自治区民政厅定于3月18日在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等10个设区市同步举行2025年广西清明节主题宣传月启动仪式暨第十三届广西节地生态安葬活动。
本报讯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何明华)3月13日■★★★■,记者从广西清明节主题宣传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治区民政厅于3月10日至4月10日期间,在全区开展主题为“绿色殡葬 公益惠民★★”清明节宣传月活动,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倡导绿色◆■◆■、节地、生态的殡葬方式和文明、环保、节俭的祭祀方式。
民政部门还将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等方式加强对殡葬服务设施■◆■■、殡葬服务收费、殡葬用品价格等殡葬服务工作的综合监管■★■,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确保惠民殡葬政策落地见效,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为加强今年清明祭扫期间的服务和安全保障★■,自治区民政厅近日制定了清明节祭扫工作保障方案◆◆◆。全区民政部门和祭扫服务机构将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等方式优化服务★■◆■。各级民政部门还将在清明节假期间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建立应急预案★★◆★,随时应对和快速处置突发事件。
据介绍,去年我区聚焦殡葬领域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加大殡葬设施经费投入,提高殡葬服务供给能力,优化殡葬服务质量,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推动全区殡葬改革行稳致远■★,保障群众“逝有所安”。共筹措中央和自治区资金1★★★◆■.92亿元用于新建或提升改造现有的殡葬服务设施。全区殡葬服务机构提供便民服务382项,降低收费项目917项次★◆、取消收费项目841项次■■★■◆★,有效减轻群众治丧负担。全区各地通过花坛葬、海葬等方式安葬■★■★■◆、撒散骨灰3485例,累计发放奖补资金278.8万元★★■,有力推动绿色殡葬改革。